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车海战术彻底失效!为何车型越少的新势力,销量反而越好?

汽车扒一扒car(稿源) 2023-10-10 13:11 No.6716

在电动化渗透率超37%的大背景下,新势力的竞争已经进入到胶着状态。
9月份新势力销量呈现整体上涨状态,延续了“无电动、不主流”的核心发展趋势,但所谓的传统“蔚小理”格局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电动化产业格局。
具体数据方面,理想凭借着全新登场的L系成为TOP级企业,单月销量3.6万台,深蓝汽车单月销量超1.7万,紧追不舍,零跑汽车同样以接近1.6万的销量成为新势力的排头兵。

有意思的是,曾经所谓的头部新势力蔚来、小鹏跌出TOP3,运营压力不小。
如果算上特斯拉,我们能够清楚的梳理出来一个最核心的运营基调,在更注重技术、成本、产能、效率、科技、安全的电动化时代,六边形属性的强弱能够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而成功的新势力企业都有一个典型的属性,那就是“大单品策略”


比如说特斯拉的核心车型Model 3、Model Y,理想L系本质上就是一台车,而深蓝也同样只有一台轿车SL03、一台SUV S7,两台车用短短一年时间杀入市场第二。
做细分市场的TOP级企业,进入用户群体消费清单中,是新势力“去繁从简”必须要做的事情。
深蓝是一个“非典型性”企业,全新的深蓝S7上市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在15万-20万级市场扎根,成为了电动化选择的首款车型。

深蓝S7成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其所处的赛道具有天然推动力。
中国的电动化渗透率以每月1%的增速侵蚀燃油车市场,9月份已经达到37.3%,李斌的那句“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在两年之后开始应验。
不限行、不限号的深蓝S7顺理成章的成为了20万以内SUV用户消费群体的TOP级清单选择。
另一个是,深蓝汽车本身执行的就是 “大单品”策略,做好一台车,打出一个标签,塑造一个口号,培育一个人群,远比造一堆车更容易。

电动化是一个机会窗口,但不意味着企业能够通过车海战术取得成功。
9月销量数据,车型更多的蔚来、小鹏、哪吒三大品牌销量动能不足,比如说价格更低、车型相对更多的哪吒汽车单月销量1.3万台,增速只有9%,而降价、强化Baas属性的蔚来甚至出现同比下滑19%的怪象。
小鹏G6打技术、小鹏G9打价格战,也勉强在9月份站住脚。

下滑最严重的是蔚来汽车,李斌曾经表示造车是一项重资本事业,400亿撒出去未必能够获得成绩,尤其是在特斯拉、比亚迪两大巨头疯狂调价,刺破电动化溢价泡沫的今天,一边企业无法更好的卖出高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其它企业的市场挤压,想要在电动化赛道做出成绩,压力山大。
所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一台车上,反而能够以楔形状态成功突进。
中国消费能力正在重新分配,从深蓝S7登场之后一路走高就能看出端倪,因为这种大尺寸、长续航、馈电油耗低、智能程度优秀且质量可靠耐用的车型,正在代替传统燃油车。

王传福的市场预估,是在2025年前后电动化渗透率达到60%,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70%。而统计局的另一份数据是,80%的中国消费者只能买得起20万以内的产品。
这两组数据正好能够印证深蓝S7这种产品的成功。
目前,深蓝汽车两台车型SL03、S7定位都在20万以内,市场挖掘能力达到80%,同时又是中国的电动化品牌,能够更好的从东方视角,提供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和特斯拉Model Y相比,深蓝S7拥有更优秀的价格标签,同时安全、续航、智能化表现和Model Y处于同一高度,和CR-V、途观L这些传统燃油车相比,其增程架构的代差优势又非常明显。

9月份的周销量变化,能够看得更加明显。
深蓝汽车的周成绩验证了以上的说法,越来越多用户开始肯定深蓝汽车。与其说肯定深蓝S7,不如说是20万以内的电动化产品开始契合用户消费行为,因为和深蓝S7一同成长的还有零跑,增速也非常明显。
深蓝、特斯拉、理想这几家企业是最有希望能够长效存活于市场的企业。
一方面,其产品少且足够精,企业团队只需要做好两台车即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将有限的研发投入放在软、硬、服务三个板块,打出细分市场中的口碑,做强不代表一定要做大,细分市场的强者有一台就足够了。
比如说,深蓝S7就是15万-20万级的最强选择,而Model Y就是25万-30万级的最强纯电SUV。

另一方面,“减重”的企业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滚雪球,既能做好市场调研,又能有针对性的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拓展、提升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质量,从生产端总结经验,真正以短、平、快的方式优化产品质量。
Model 3其实是历史上寿命最短,但质量最高的车型,第一批Model 3到现在不过4年时间,但质量、工艺、可靠性提升了不止一个维度,就是因为车型少、生产反应速度快优势带来的。
而这个优势同样体现在理想、深蓝上。

这些擅长打造“少而精”产品的企业,都有一种“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的魄力和准备,金九银十的销量数据也能很好的反映出来这一客观事实,聚焦爆款的企业硕果累累。
这些选手都拥有精准的市场定位、出色的产品力,而那些产品线复杂、沉冗的企业却陷入内耗无法自拔。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