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汽车知讯 2023-3-4 11:19 Au: 观察汽车

借助新能源这条赛道,中国品牌的占有率迅速回暖,按照2022年上半年销量数据统计,国产车占有率跨越47%,接近市场一半水平。

说明一件事儿,买国产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这离不开产业的长大,更离不开企业的尽力,但同样需要领会的是,占有率提升背后还有两个很是现实的问题需要面临。

1、价格,2、利润率。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01 价格

国产车的发展是从高到低霸占技术瓶颈、品牌壁垒, 截止到当下,主流的国产车销量最大车系,均价在15万以内。

比如说哈弗H6、CS75 PLUS、帝豪、长安逸动PLUS这些走量,15万以内绝对可以拿下,也就是说,只要预算跨越15万,绝大大都用户城市选择更擅长打造高端车、大型车的外资企业身上。

这很现实,比如说你手握20万预算落地买车,国产车是备选,首选就是公共、丰田、本田等车系,假如预算上升到30万级,自主品牌应该是全军覆没了。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价格低也就意味着利润会被压缩,以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长城为例,去年销量100万+,利润80亿+,单车盈利能力在8000元以内,由于其中还涉及到了金融、服务等板块,纯真卖车这个板块的利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这也意味着,品牌向上依然是国产车未来需要做的事情,从过去只能在10万以内市场安身到现在10万以上,国产车的尽力是有目共睹的,究竟销量越来越好,可以服务更多的工薪阶级。

所以,中国品牌的潜力很强,但现在的问题是,销量集中在20万以内。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02 新能源强势但无法盈利

实在新能源这条赛道,让中国品牌迅速追赶外资,以至于在均价、占有率上迅速升温。

但假如我们回归理性来分析,2022年大要20万以上的国产新能源车卖了50万台以上,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品牌的高端车型占比很大,占据了价格、销量主导位。

不外,大量的企业面临卖车赚钱难的问题,简直解决了销量的问题,但底子的盈利无法解决。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通过芯片、电池、机电等全新零部件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感,但同样生产本钱很是高,同时有很大一批企业没有制造经验,从头再来的做法一定会带来庞大的资源浪费。

也就是说,企业不会将特别多的预算放在焦点研发上,根基上都是产业范围化之后多量量采购,比如说电池根基上集中在宁德时代,电池芯片同样为采购而来,企业能够自主研发的也只有机电,内外饰气概以及利剑车身。

假如我们退一步来看整个市场,国产物牌最强的实在是15万级产物。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理性分析,15万的哈弗H6一定要比15万的XR-V加倍强势,8万的帝豪一定要比低配的宝来加倍出色,所以我永远都支持消费者在这些区间内优先选择国产车,选择国产车的背后深意,也是为了让企业盈利,从而让他们有足够的预算研发新的技术,提升综合实力,推动高品类产物发展。

但对于预算充沛的消费者来说,20万、30万预算买车,第一选择可能就是外资品牌的合资、进口产物。


“我们有国产车,为啥还买合资车”?这不是自信,这是盲目!

百年历史企业在焦点技术上更有话语权, 制造、设计、生产、品牌价值以及服务能力都要更强,这是我们此前没有的经验,从尊重消费者,善待消费者角度来看,就应该是更善于生产高端车,技术沉淀更优秀的外资。

固然,假如你要买电动车,当我没说,由于这笔钱原本就是要买玩具,买什么玩具全看自己是否高兴。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