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最火的话题了,从首次曝光的SU7来看,这台车拉满了大家的期待值。 一方面,首款车型SU7的设计没有太多槽点,说明在雕刻上赢了一分,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从目前曝光的数据来看,无论是电机功率、平台架构还是续航、供应商,生产资质,也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目前来看,用户吐槽最多的可能就是“北汽制造”,北京越野提供生产资质,但这不意味着小米汽车全权由北京汽车掌控。 小米非车企,没有生产资质,“借壳模式”是最好、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和江淮的蔚来、 力帆的理想同理,生产资质用北汽,不意味着厂房、产线、供应商、工人以及设计图纸和北汽有直接关系。 所以吐槽北汽的用户,还是散了吧。 “雷军对比法”一直被人吐槽,比如说“我们的产品厚度比一元硬币更薄”, 结果“薄了一个寂寞”。 网友最近拿出了小米SU7和保时捷Taycan的对比数据,再次上演“雷军对比法”。 比如说尺寸方面, 小米SU7尺寸接近5米,比保时捷Taycan更大,同时小米SU7的极速能跑265km/h,而Taycan只能跑260km/h,所谓的保时捷还跑不过小米汽车。 另外,小米SU7的电池包容量为101kWh,而保时捷Taycan的电池包容量却不足80kWh。 电芯方面,小米用的宁德时代也比Taycan的LG出货量更大,再次胜出一筹,当然小米SU7还有激光雷达,这是保时捷Taycan所没有的。 这种对比有没有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雷军对比法”扩散更多小米SU7的亮点,突出本位价值。 的确从数据上来看小米SU7亮点不少,高配车型的激光雷达、前后电机四驱,性能和自动驾驶辅助基本上是稳了。 另外,小米SUV7的800V平台和小米自家的操作系统都是亮点,互联网企业造车往往有着重新洗牌的思维,所以从硬件上来说,小米SU7的尺寸、设计、用料、配置表现都应该和8年前的特斯拉拥有相同的思维。 把车当成一个科技设备来设计,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目前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小米SU7的定价范围。 如果其定价能够在17万-27万之间,拉开各个版本的定价差距,对于市场来说小米汽车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 雷军拥有巨大的粉丝群体,这群拥趸者只要有10%的人群愿意消费一台20万左右的小米汽车,对于小米汽车的销量推动都是巨大的,所以小米定出了3年销量70万-80万的目标。 从一个新势力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一数据难度并不大,零跑、哪吒这种全新的新势力品牌也都在向着这一数据靠拢。 小米汽车拥有诸多优势,除了生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中,今年年底新能源单月渗透率将会超过40%,更多人接受了新能源汽车,小米本身还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颠覆能力,配合着科技用户以及自家数据、科技的硬件支持,带来了另一条新的突围路线。 未来的小米汽车如何完成破圈的使命,核心点应该在这些硬核数据背后的产品表现力,安全性、操控表现、可靠性、价格以及舒适度,如果从一台车的角度来看,这些又是合格且安全的,那么小米汽车的前景,并不会太差。 |
前段时间高圆圆在社交平台晒照,自己和朋友坐地铁去看李宗盛的演唱会。照片中的她黑色渔夫帽配蓝色衬衫,虽然穿着很低调但依旧遮挡不住美貌,仿佛还是大家记忆中的那个少女。不得不说,已经44岁的高圆圆真的活出了许
“保时捷车主也越来越抠门了。”一位保时捷专修店老板感叹,今年上半年生意还不错,但进入8月开始,台次和客单价都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接近15%。在销售端,保时捷也有卖不动的迹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