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由于补助新政的落地、电池材料涨价、需求市场拉动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客车行业步入低谷,产销量延续低迷,不但如此,各大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均面临日益严重的资金压力,甚至有专家暗示,小型客车企业或面临被整合、甚至出局的危险。 2017年,难道是洗牌元年?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对此进行分解,供业界参考。 产销低迷的背后成因 近日,按照中汽协公布的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别离为6982辆和6474辆,同比别离下降了33.2%和30.6%。其中,5月新能源客车产销量延续低迷。而按照工信部及格证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纯电动客车市场累计产量唯一1100辆,同比降幅达93%。 ![]()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分析以为,新能源客车产销延续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需求市场拉动乏力。虽然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公交市场保有量要到达20万辆,但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外,三四线城市替换纯电动公交车的量还较小,而高铁、私家车等的快速普及也对新能源客车市场发生了庞大冲击。 二是2016年年末提前开释了一定的销量,透支效应正逐渐显现,特别是补助新政实施,上半年客车企业对车型调剂、排产计划、资金准备、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较大调剂需要一按时间。 三是虽然新能源客车的占比不竭进步,可是公共区域的市场容量有限,据领会,今朝公交车占据新能源客车销量的80%左右,陪伴市场饱和度的逐年进步,新能源客车或将触及“天花板”。 洗牌模式或提前开启 种种迹象表白,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的管控越发严格,重点培育具有范围和实力的大型企业的意图愈发现显。而随着行业成熟的逐步提升,未来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淘汰。 今朝国内车企承当的最大压力来自补助由预拨改成清算的资金压力,尤其受“3万千米行驶里程”规定的影响,对企业的现金流会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 ![]() 有专家直言,新能源客车产销延续低迷,实际上从侧面反应了新能源客车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饱满。 而对于实力不强的小型客车企业来说,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由于补助改成清算制度,账期拉长,加上定单量不多,大型电池企业为规避风险首先要斟酌回款问题,并不会乐于接管小型客车厂的定单。 虽然有机构猜测,随着各大客车企业的车型调剂、排产计划、准备资金等的根基到位,预计今年7、8月起头,新能源客车市场有望回暖,但随着2017年补助下滑和审核趋严、国内巨头集中放量、结构性过剩苗头日益显现,政策盈利逐步消失等新竞争情况下,在新能源客车行业势必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的场面,小型客车企业被整合、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危险空前加大。 优越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游戏法则,笑到最后的企业才能“剩者为王”。“小、乱、差” 的企业势必在市场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面临生死大考,小企业一方面必须从多方面寻找巧计,在焦点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积极创新,在各个流程环节上压缩本钱支出,也许才有望存活;另一方面,“背靠大树好纳凉”,依靠或寻求良性的吞并重组、产业链企业的协同作战,也许是另一种求生的可能机遇。 而从久远的角度来看,行业集中度一定标志着产业的成熟度。只有通过优越劣汰的洗牌,将产业上风资源向标杆主干企业集中,才能真正提振行业未来。 以此观之,洗牌潮的到临也许是行业之幸! 2017年,是调剂整合期还是洗牌元年? 只等年末见分晓。 文章来源【新能源汽车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一直以来,10万级紧凑型轿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车企的主要竞争市场之一,在这个价位当中,你也会发现盘踞着非常多实力表现优异并且热度极高的产品,其中像比亚迪秦PLUS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位,凭借着全系标配DM-i混 ...
果然,每年的3月都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新车也想乘着这股春风来场漂亮的亮相仪式。虽然很多车都选择了3月份上市,不过因为车型众多,所以还是需要慧眼识车的,就像比亚迪的这两个“狠货”,高端产品肯定逃不过比亚迪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