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迅速发展,公共充电桩成为新能源根本设施扶植的重要范畴之一,但充电位置被占用、充电桩故障、用户体验感欠安等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很多消费者。为此,上海市消保委于2022年11月至12月选取本市16个区的101家商超(51家)、商务楼宇(30家)、公共充电场所(20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一次新能源公共充电桩消费体察。 体察成果显示,徐汇光启城、莘庄商务区配套停车场特来电充电站等18家场所感受较好。“设备损坏”、“治理缺失”、“价格差别大”是本市新能源充电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备损坏” 在体察的101个充电场所中,设备故障率占比近1/3,其中,公共充电场所出现几率最高。例如,在一些充电场所的充电处,体察员发现充电枪头处处散落断裂,部分充电桩设备损坏(图一),这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随意抛弃充电枪头致使设备损坏,另一方面也是服务方检验、维护不及时所致。 ![]() 图一 (二)“治理缺失” 1、出现问题找不到人。例如,在部分新能源车充电处,体察员发现没有二维码可供扫描充电时,拨打400客服热线寻求帮助,热线电话无人接听; 2、充电位置不妥占用。近半的充电车位被油车或者未充电的新能源车占用。例如,在某超市,该处共有28个充电车位,有22个被不妥占用(图二); 3、无引导指示情况差。入场后没有指示牌奉告充电车位的位置,有些充电桩上贴有很多小广告(图三)。 ![]() 图二 ![]() 图三 (三)“价格差别大” 1、分歧场所计费差别大。价格较低的为1.05元/度、价格最高的到达2.2元/度,两者价格相差一倍。也有个体商超免收充电费的; 2、同一品牌收费差别大。即使是同一个服务品牌在分歧充电场所也可能存在较大的收费差别,比如某充电品牌最低价格为1.2971元/度,最高价格为1.9326元/度,两者的差别相当于1度电的价格; 3、收取停车用度差别大。近四成停车场所对充电车辆免收2小时停车用度,其他则采纳额外收费停车用度的方式。 此外,体察还发现充电场所缺少快充桩、充电需要绑定APP操纵及预支费等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公共停车场所仅支持慢充,无法满足车主开车在外对于充电效率的需求;而有些充电设备不但要求消费者绑定APP并充值,还规定充值用度不能低于一定的金额,否则将无法提供服务。 2022年,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其中表示最亮眼的是新能源,内销增长近一倍,增速为93.4%。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在恢复和提振消费方面支持新能源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辆置换补助。支持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优化新能源使用情况,充电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主管部分要充实领会消费者需求,提升停车场充电位比例,公道设置快充、慢充比例,集约式计划快充桩;服务方要确保充电设施完好、增强充电位置的现场治理、设置清楚正确的停车指示,为消费者提供舒心的充电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