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产物的延续涌入,各大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就拿轿车市场来说,曾经,合资阵营的日产轩逸和公共朗逸是雷打不动的“冠亚军”,而国产阵营的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是唯二能挤进榜单前十的产物,但时至本日,包括宏光MINI EV、比亚迪秦新能源等均已成为榜单前三的常客,把握住了在轿车市场的主动权。 相较而言,在此前的SUV市场阵营中,国产车与合资车显现出分庭抗礼的场面,尤其就哈弗H6、长安CS75等车型来说,相较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等合资宿将而言还有不小的销量上风。而时至本日,SUV市场也发生了不小的“洗牌”,乘联会最新公布的2月SUV销量排行榜,便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 看点一:燃油车被挤出前三 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走量车型往往集中于家用车市场,一方面在于其销量基数大,另一方面在于其相对刚需,因此会有源源不竭的定单。但就实际而言,家用车用户往往对价格比力敏感,相较于“省油但不省钱”的新能源车型,燃油车型仍能占据主导地位。 ![]() 不外,这种情况在2月份发生了明显变化。就榜单来看,比亚迪宋新能源、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元PLUS三者稳居榜单前三。意料之中的是,三者在销量层面历来都没有使人失望,月销数万台并不是什么难事;而预料之外的,则在于燃油车型已被挤出榜单前三。 这其中,比亚迪宋新能源的销量始终较为坚挺,即使2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淡季”,但其依旧没有受影响,连结着巅峰时期的销量表示。这也难怪,比亚迪宋新能源已经成为国产紧凑SUV市场的“新标杆”,除了起售门坎稍高一些外,整车在颜值、空间、智能、动力及配置层面的表示,几近挑不出什么毛病。 ![]() 除了比亚迪宋新能源以外,定价30万级的Model Y也是SUV市场榜首的常客,在履历年头的降价后,整车的产物竞争力获得进一步的增强,源源不竭的定单,也证实了什么是“真香系列”。固然,从2019年上海车展的“车顶维权”起头,特斯拉便始终处在舆论漩涡,近期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于这种风评是否会对其销量造成影响,仍有待后续观察。 ![]() 此外,位列榜单第三位的是比亚迪元PLUS,其能够畅销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技术加持,令其平安性、稳定性获得保证,另一方面则在于比亚迪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身为纯电紧凑SUV的它,起售价触及与燃油SUV基底细同的13万级市场。对于有计划尝鲜纯电产物的年轻人来说,元PLUS即是不错的选择。 看点二:八款自主齐进前十 除了榜单前三的新能源车型带来很多欣喜外,就榜单前十名的市场格式来看,也能够看出车市的剧烈竞争。 ![]() 首先,哈弗H6和本田CR-V依旧彰显出了强大的统治力,虽说相较前三名的新能源车型尚有差距,但在燃油市场中,两者还是各预算区间消费者的首选,稳列榜单前五。同时,长安CS75和长安CS55两兄弟的发挥也算稳定,两者月销均跨越1.3万辆,别离位列第六、七名。 ![]() 其次,埃安AION Y与比亚迪唐也是频仍出现在SUV榜单中的车型,但就事实而言,无论是AION Y安身的纯电紧凑SUV市场,还是比亚迪唐定位的25万级中型SUV市场,都不是轻易出爆款的范畴;因此两者能够实现月销破1.2万辆,算是一份很是不错的成就单。 ![]() 此外,吉利博越L作为吉利汽车在去年推出的重磅车型,履历几个月的沉淀与蛰伏,在2月份再度实现月销破万辆,实现重回燃油SUV市场主流市场的预期。这也难怪,虽说博越L起售价12.57万元并不算廉价,但入门即高配的产物实力,令每一款车型都是销售主力,在智能化时代中,也会展现出更大上风。 不难发现,除了Model Y和本田CR-V以外,榜单前十名的车型中有八款都是国产车型,四款是国产新能源产物,而这种情况也正是国内车市的真实写照。时至本日,新能源市场已经过“补助刺激”转变成“需求主导”,能否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物,对于每家车企而言都显得至关重要。 结语:除了以上车型外,包括宝马X3、星越L均挤进了榜单前十五名,但更多的包括XR-V、途观L等合资宿将,却逐步消失在公共的视野。固然,2023年才刚刚起头,面临今年乐观的市场行情,车企们都做好了预备,至于下个月的榜单数据会怎么样,我们无妨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汽车情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来源:央视财经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汽车进出口高峰论坛”上获悉,我国将搭建一个高水平的汽车产业国际开放交流平台,助力我国汽车产业更好地走出去。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340万辆 成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数据显 ...
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开年打响价格战后,燃油车也在3月加入战局。“汽车全面降价的时代来了吗”、“超30个汽车品牌花式打价格战”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以致于有网友调侃:“我们正在经历汽车行业史上‘最卷’的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