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德、实习生张婉卿 上海报道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并购市场回首及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新能源行业并购总买卖金额到达391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上升了24%。其中,2022全年总计发生买卖数量716笔,出现3笔超百亿的大型买卖,包括2笔锂电池产业链和1笔光伏产业链。 从整体的投资偏向来看,新能源行业并购买卖仍以境内买卖为主,买卖数量及金额的占比均为总体的95%。但过去一年,新能源行业出境买卖延续回暖,2022年买卖数量创三年来历史新高,逐步接近2019年的水平。 2022年,新能源行业并购最活跃的范畴非锂电池产业莫属。 去年,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买卖金额到达2122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30%,并购买卖数量也到达272笔,同比增长100%。电池企业和电池材料企业通过投资的形式往上游延伸,性能提升与降本需求促使硅基负极、固态电池等新材料和技术受资本青睐,电池回收进入范围化投资阶段。预计未来行业竞争将加重,系统本钱将下降,技术水平将延续提升,行业将延续连结相对高的增长和较高景心胸。 储能产业并购热度在去年也快速爬升。 2022全年,储能行业并购金额为122亿元,同期增长219%。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同盟统计,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范围达6.9GW,储能赛道延续火爆。 在储能行业中,中游的系统集成范畴是并购最热门。此外,上游储能电池焦点材料也具有较高的并购活跃度。 在峰和资本董事总司理周博睿看来,2022年是储能市场爆发元年,未来2至3年,全球储能市场仍将高速发展。“在储能技术上,除了锂电池以外,也看好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技术的更新迭代。2023年,储能是最具投资价值的细分赛道之一。” 氢能在过去一年同样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概念。 2022年,氢能行业并购买卖金额为93亿元,买卖数量为44笔。其中,PE/VC基金投资占比61%。 去年,氢能范畴最大的一笔并购由国家电投团体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12月份,该公司公布完成B轮融资45亿元,是国内氢能行业迄今为止单轮融资范围最大的股权融资,投后估值达130亿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氢能范畴的股权并购主线还在早期融资轮次,具体则集中在天使轮到B轮,且资本也还大多集中在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产业资本依旧着重投资头部装备企业。 在氢能赛道中,燃料电池系统融资还是氢能板块的绝对主流,头部企业融资轮次逐步后移,国家支持政策支持及政府推动力为主要的驱动因素。 今朝,氢能行业共有8个企业处在IPO进程中,计划在港股或科创板进行上市,但其中已有三个企业撤消了上市申请。氢能企业IPO之路受困,主要问题在于行业范围以及盈利等方面。在氢能产业早期,资金投入大、收入低、技术遇瓶颈等都是氢能头部企业冲刺IPO的重要阻碍。 相较于上述新能源细分赛道并购增速提升的现状,风电、光伏产业去年的并购金额却同比持平。 2022年,风电、光伏产业链并购买卖金额为497亿元,与2021年总额相近,但买卖数量较2021年下降11.7%。光伏行业仍然占据买卖主体地位,风电板块买卖范围缩减。 光伏制造端是并购买卖的多发地,2022年买卖总额为303亿元,技术迭代、产能扩大、产业链延伸是主要驱动因素。 从投资角度看,PE/VC基金买卖占比小范围上升,同时此类投资人更垂青前沿技术的研发,钙钛矿等成为了投资重点。 在风电、光伏产业链赛道中,技术升级是最突出亮眼的表示。2022年,N型电池片技术替换确定性提升;同时,TOPCon、HJT为代表的技术线路发展不竭市场化,钙钛矿等远期技术也获得了重点关注。技术升级推动了中游产能的扩大和迭代,分歧技术线路迎来了各类投资人延续加码。 同时,行业降本增效意愿驱使着行业企业结构细分环节,从而谋求久远发展。行业主流企业积极结构,建立产业协同效应,促进降本增效。 普华永道中国买卖战略与运营合股人邹驰骋以为,2023年TOPCon电池效率将进入高速爬坡期,技术线路成熟度、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将占据领跑地位,HJT电池、钙钛矿等技术的成熟度也亟待提升。 在技术不竭迭代的布景之下,生产效率和产物质量成为了光伏产业的竞争主旋律。未来,产物跨界融合将会抢占新蓝海市场,同时跨境并购买卖也有望增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里面的一层薄膜,它可以防止电池短路,也是完成充放电的重要部件。可以说,没有隔膜 ...
锂电池回收行业背景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兴起,包括中国、欧美和日韩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了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由于锂离子电池需求增长,锂离子电池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