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近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范围不竭扩大,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汽车市场。随着行业地位的延续提升,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发突显。 今年全国两会时代,多位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促进汽车消费、推动中国车企“走出去”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扩大内需,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 “我们将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住房改良、养老服务等范畴消费,激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激起消费市场活力。”在国新办于3月6日举行的“权威部分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鼎新委副主任李春临暗示。 汽车消费作为国民消费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全方位的,具有乘数效应。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暗示,稳定大宗消费的焦点是稳定汽车消费,未来需要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着眼,扩大汽车消费和促进产业久远发展相连系,不竭完善汽车消费政策。 激励汽车消费,各地正延续发力。天津、广州、深圳等限购城市以及海南省的新能源购车指标放松有所延续;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陆续出台全省范围内新能源购车补助政策,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 同时,为促进汽车循环畅通、提振汽车消费,代表委员们也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团体党委副书记、总司理冯兴亚对二手车畅通和报废灵活车回收的循环消费拉动力不足、市场潜力有待激起的问题提出建议。“应优化汽车限购办法,推动汽车消费由采办治理向使用治理转变,并加速推动二手车市场走向成熟,健全报废灵活车回收操纵体系,促进汽车循环畅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以为,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技术所驱动的消费新供给,正不竭缔造着汽车消费新需求,为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的重要引擎。 提质增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连结高速发展态势,成为稳产业、稳经济的重要气力。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别离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别离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到达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暗示,去年的亮点在今年继续延续,成为增长的主要拉动气力。从当前情况看,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完全开释,需要政策延续提振,助力汽车产业平稳运行,实现一季度杰出开局。 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团体开创人张兴海看来,随着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国内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信赖度也在不竭进步。“我国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新车销售中每4辆车里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很是清楚,每年投放到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物城市出现一些爆款,建议大师多去选购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物。”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团体董事长李书福暗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范围不竭扩大,技术、质量不竭进步,生产本钱也在不竭下降,用户消费体验会越来越好。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建议,从政策层面,有需要聚焦中端市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不竭优化。研究针对中端市场的购车支持政策,不竭优化市场结构,延续注入发展动能。 钟章队建议,下一步要探索如何真正地使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实现数字化,从而实现从设计到制造、销售、维护整个产业链、商业链的连通,不但可以促进消费,甚至可以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 加速“出海”,打造车企国际竞争力 捉住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在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是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的最大亮点。中汽协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到达67.9万辆,增速1.2倍,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 “自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后,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以为,这得益于海外供给不足,更得益于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尤其是中国品牌车企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范畴逐步建立起竞争上风。 业内助士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备、供给链稳定,随着多样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出海”进程将按下“快进键”。但不成否认的是,新能源车出口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鉴于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张兴海坦言,当前欧美国家相关范畴庇护主义愈演愈烈,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着认证难,出口物流周期长、价格高档问题。对此,他建议,相关主管部分要赐与政策性指导,为车企在技术交换、海外参展等方面提供便当,着力解决“认证难”;买通多港出海,协调解决出口运输运费高、运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团体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则建议,相关部分可研究进一步下降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加倍互惠的贸易政策,下降关税壁垒;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域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 尹同跃还暗示,现阶段电动车充电标准也会对新能源汽车“出海”发生一定影响。他建议,同一并升级下一代电动车充电标准,并与国际标准进行互通,让国内车企、充电设施及第三方运营企业在同一标准的保驾护航下,升级整车技术,为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 此外,崔东树以为,企业需要也需要关注自身产物品质是否合适海外市场的分歧需求。他建议,中国汽车企业应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究,做好针对性的产物调剂,逐渐巩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以建立加倍杰出的全球市场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