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丽娜、穗仁宣 自2021年11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起头实行挂号上牌,至今已超300万辆。大量电动自行车在中心城区出行,超速、闯红灯、不法加装改装、逆行、不按车道行驶、无牌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对道路资源、交通秩序、交通平安造成重大影响。 电动自行车如何治理、道路资源如何分派、交通平安若何保障等问题,市民群众高度关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对峙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入一线履职调研,着力推动全市进一步增强电动自行车集中整治。 15名市人大代表、11名区人大代表暗访调研,拍摄电动自行车违法照片230张、视频40余段,为约见做了充实预备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群众关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提出,要充实发挥人大职能,紧盯不放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用好刚性监视手段,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带领屡次深入公安交警部分调研,领会第一手情况,要求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上下联动,在全市各区展开视察调研工作。 2023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调研等活动10次,15名市人大代表和11名区人大代表介入活动,代表不打招呼、不定线路,到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利剑云、黄埔等区部分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地铁站等交通关键、专业市场、城中村周边路段以及16个电动自行车销售点进行实地暗访,使用设备对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测速,拍摄电动自行车涉嫌违法行为照片230张、视频40余段总计30分钟;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工作职员还在越秀、天河、利剑云、黄埔等区展开8次调研暗访24人次,拍摄电动自行车涉嫌违法行为照片110余张,视频30余段总计25分钟,并对素材进行梳理,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照片、视频制作了6分钟的调研视频片《代表行动——关注电动自行车治理》。 同时,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召开协调会,向有关部分收集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数据,如挂号上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违法投诉举报警情、违反交通治理秩序致使的交通事故、各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及比例等数据。 一系列调研、暗访活动厘清了电动自行车治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初步形成了对做好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2月28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梁丽珍、段安春、李文平、杨旭、黄楚容、张云慨在普遍调研根本上,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放置,就增强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加大不法改装等交通违章整治力度,约见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约见座谈会上播放了调研视频片,市人大代表反应人民群众集中关切的问题,提出增强和改良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意见建议。 去年我市因电动自行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700多宗,占全市交通事故的五分之一,全市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48万余宗,亟待增强整治 市人大代表:当前我市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出行平安感。据领会,去年我市因电动自行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700多宗,占全市交通事故五分之一,且大大都交通事故都致使职员伤亡。削减交通事故,关键要依法严查交通违法,请问在增强治理执法方面有何具体行动? 市公安局负责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问题确实普遍存在。2022年我市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48万余宗,占全市交通违法近一半。其中闯红灯40多万宗、逆行20多万宗、不按车道行驶50多万宗、未挂号上牌上路行驶10多万宗、不法加装改装1万多宗,五类违法行为占比近9成。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多发的原因很复杂,但在执法治理上确实还有改良空间。接下来,我市将把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营运各环节违法行为作为整治重点,摆设展开全市同一行动,增强从源头到末真个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全面整治,强化常态化执法。此外,将进一步固化全市网格治理机制,推动街道整合公安、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分和志愿者气力,增强重点路口、重点路段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治理和违法劝导,切实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 有些电动自行车在不法改装后严重超速,个体甚至达时速60千米,与汽车竞速,存在严重平安隐患 市人大代表: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问题也相当突出,我们经测速观察,路面上有些电动自行车时速跨越40千米,个体甚至到达60千米,这些电动自行车与汽车竞速,险象环生。请问如何有效提防并解决电动自行车超速问题?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电动自行车上路速度跨越设计时速,主要是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被篡改,即通常所说的“调速”。从近三年我市抽查的52批次电动自行车产物情况看,有8批次分歧格,其中就包括车速限值分歧格问题。对此,要进一步增强产物质量检查,从源头上提防电动自行车出厂后擅自消除限速问题。市场监管部分拟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执法,加大整车及零配件产物质量抽查力度,对抽查分歧格和被行政惩罚企业进行闭环跟踪整治,催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二是落实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平安监管,催促企业研究改良电动自行车控制器防篡改技术,推动对电动自行车零部件进行“赋码”溯源;三是催促产物认证机构落实认证责任,对分歧规企业的强制性产物认证证书作出暂停或撤消处置。 不法加装改装比力隐蔽,发现难查处难,相关部分将结合执法,实施“快速筛查+监管执法”无缝衔接,尽力做到快发现快查处 市人大代表:我们在陌头看到一些电动自行车明显存在加装改装情况,在暗访中有些销售门店暗示可以操纵,但感受加装改装行为还是比力隐蔽,难以查处。请问对不法加装改装行为有什么有效冲击行动? 市公安局负责人:公安机关将延续增强电动自行车改装上路违法行为整治,一是从上牌实车检验入手,对违规车辆作退办处置并要求恢复原状;二是从路面执法入手,去年查处各类电动自行车不法加装改装行为11919宗,全部惩罚款,其中暂扣车辆11183辆次。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不法加装改装行为确实比力隐蔽,发现难、查处难。现在,我们对峙每周至少展开一次执法行动,与交警部分建立信息通报和执法联动机制,突出对摸查把握涉嫌存在违法销售行为的带牌销售门店进行结合执法,去年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184宗。下一步,将在精准排盘问题上着力,深入实施“快速筛查+监管执法”无缝衔接监管模式,组织有关技术机构研究现场快检筛查方式,重点对经营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车速超标的问题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存在涉嫌超标立即启动执法法式,依法定法式进行抽样检验,现场精准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提升执法震慑力。 去年,公安机关查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约25万宗,占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17%,市公安局将出台新行动,强化外卖平台、外卖骑手行业治理 市人大代表:如何管好外卖骑手交通违法现象比力突出的问题? 市公安局负责人:外卖电动自行车违法问题确实是当前电动自行车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去年公安机关查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约25万宗,占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17%,且屡次违法情况比力突出。其根源是外卖行业发展模式不够健全,一些外卖平台和外卖骑手之间没有治理关系,平台难以对骑手进行约束;一些平台设定外卖超时赏罚办法,骑手因抢时间送单引发交通违法。对此,市公安局采纳了召集外卖企业召开宣传教育会议、约谈、签订许诺书、上门展开交通平安宣传教育、向社会曝光企业违法排名等办法进行整治。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外卖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确保人车企信息同一,违法和事故源头可溯,强化交通违法曝光、抄告的正确性;对拒绝接管惩罚、改装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截留车辆;配合相关部分积极推动完善行业信息化治理平台,建立行业数据库,推行交通违法记分制和行业退出机制,从源头上削减骑手交通违法行为。 今年省、市拟制定电动自行车治理律例,待律例出台实施后,市里将研究优化电动自行车限行方案 市人大代表:自2021年11月电动自行车上牌治理至今,上牌量已经跨越300万辆,预计此后这个数字还会不竭增加。广州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建筑密度大,难以满足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平安通行要求。去年治理部分曾经提出限行意向,也组织了论证、听取了意见,市民也很关注,请问今朝进展如何?有何具体思路和筹算? 市公安局负责人:电动自行车限行牵涉千家万户,必须慎之又慎。去年我市疫情频频,市中心区部分区域的公交和出租车暂停营运,为保障市民出行需求,电动自行车限行调剂方案暂缓。道路交通平安法、省道路交通平安治理条例对电动自行车限制通行区域或者道路都作了相应规定,也规定了限行政策发布实施的法定法式。下一步,将按省重大行政决策法式规定,按照道路情况、交通出行结构充实论证,统筹斟酌市民电动自行车使用需求与城市道路交通治理实际需要,对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调剂方案作进一步研究。此外,今年省将出台电动自行车治理条例,我市也在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立法,这两部地方性律例,将为解决电动自行车限行、用好道路资源、规范治理等问题提供有力法令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