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成功的标准有很多,但对于企业和商人来说,能够在销量和利润上双双丰收,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2022年,中国乘用车井喷式的新能源销量为新势力的突起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全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535万台,在这种井喷式发展的大布景下,特斯拉的增速显然受到了阻碍。 数据显示,特斯拉全年销量44万台,低于预期,在这种增速放缓的大布景下,特斯拉两个月两次倡议降价,Model 3的价格从26万余降到25万再降到了23万左右。 ![]() 行业评价特斯拉,其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才会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刺激市场份额。 但退一步来看,特斯拉2022年的44万台新车销量依然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8%,要知道特斯拉真正走量的车型只有两款,一款是上市多年的Model 3,另一款则是SUV版本的Model Y。 特斯拉的降价简直来源于后驱力不足,但这种头部企业的降价绝不是外界所言的“销量下滑”,国内幕况对特斯拉并不友好,反而更擅长颠倒黑利剑。 ![]() 此次特斯拉的数万元降价引起了老车主的不满,很多人以为特斯拉的降价伤害了车主的好处,但从一个真正残暴的商业战场角度来看,价格的升降属于正常的行为,特斯拉对用户关切的不足并不能得出特斯拉失去人心的结论。 用户的消费行为依然会建立在产物实力强弱的根本上。 特斯拉的竞争力不但仅在技术层面上,更建立在强大的供给链带来的丰富利润率上, 也就是说,特斯拉有更多的底气来生产价格更低、产物力同样不弱的车型。 ![]() 在整个市场看来,特斯拉的这一波降价一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由于22.99万的Model 3产物力并不弱于更贵的小鹏P7、比亚迪海豹等车型。 事实也是如此,嗅觉灵敏的华为快速跟进特斯拉的降价。 问界全系车型倡议降价,新车价格下调3万元左右,同时为了稳定老车主,给出了很大的诚意,比如说延长质保、积分补助等等,算是给足了老用户体面。 ![]() 实在用户要的是一个态度,激升引户与企业对峙决心的往往是企业自己冷淡老车主的意识,特斯拉在老用户关切上做的简直不够好,华为的这一波降价,既抚慰了老车主,也为未来的市场预留出来了生存空间。 但永远不要忘了, 企业生存的本质不是某一阶段是否获得了用户的喝彩,而是在整个企业生命周期中,是否能够真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问界全系在2022年获得了7.5万台新车销量,而余承东定下的销量方针开初是30万量级,后出处于市场压力太大,下调到了10-20万量级,但即使如此,问界全系销量也只有7.5万台。 ![]() 这说明在整个乘用车市场中,华为的压力是远远大于特斯拉的,从企业生产角度来分析,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本钱要远远高于燃油车,提升销量分摊本钱压力是企业生存下去的需要法例,问界今朝没有销量上风,再加上这一波降价,必定会进一步压缩利润,让企业进入到加倍为难的地步中。 换句话说,华为的这一波降价是咬着牙执行的,企业自身没有利润一定不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策略。 问界是华为在手机高端业务被迫砍掉之后才计划出来的新业务,目标是为了让门店、渠道以及整个团体活跃起来,所以在汽车范畴一方面华为要贴近主机厂造车,另一方面要成为供给商。 ![]() 简直华为的这一波降价关切给到了,但企业自身生存的好处却没有了保证,这一波降价本质上并不算成功,更像是华为为了匹敌特斯拉降价而做出的被动防御。 按照推测,特斯拉的这一波降价在3天内暴增了3万定价,而问界的全系降价却在市场中并未引起实质性的销量改变,在销量为王、利润为王的市场中,用户看的更多的是产物自己,而不是企业背后的人文关切。 至少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华为的两台车7.5万销量对照特斯拉的两台车44万销量有着庞大差距,这庞大的差距还会在2023年继续被放大。 文章来源【汽车扒一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在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汽车行业加速变革,汽车行业通过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维度,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使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1月12日,吉利官方宣布,阿里巴 ...
在当下我们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越来越多朋友的购车首选,对于这一重大趋势的发展,相信各位都是有目共睹,因此,不管是老牌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纷纷不断加大力度投入其中,毕竟,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