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热点分析│新能源汽车准入再收紧 何为车企敲门砖?

新能源资讯(稿源) 2022-5-20 10:52 No.1210

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性方向,被视为我国汽车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因此《“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


双积分政策实施,催生新能源汽车提速


2018年4月1日,备受关注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积分政策”)正式施行。可以说该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就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走向。


众所周知,全球重心开始偏移,中国逐步回归世界舞台并占据重要位置。


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性方向,被视为我国汽车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因此《“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而此次双积分政策从控制传统内燃机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两方面参与调控,最直接影响就是倒逼新能源汽车提速提质,中国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期。


高增长态势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混战开局


回首近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成果斐然。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保有量超过160万辆,占世界的50%,新能源汽车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造车企业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作为最早进入新能源市场的企业之一,目前在电池等相关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正在全面布局“74”战略;吉利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倾力打造了多款新能源产品……中国汽车品牌都在紧锣密鼓的加速转型。


而丰田、宝马、福特等知名外企也开始在中国市场备战新能源,丰田要推出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电动汽车;福特汽车也发布规划,计划在全球投资45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未来在华所售车型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70%。同时,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以智联为优势的造车新势,在获得资本市场的成功后,也即将迎来新能源车量产的关键时期。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越来越多的造车势力希望成为新能源的参赛者,抢占先机分得一杯羹,就这样一场混战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打响。


严防死守 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需品质为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随着混战的加剧,骗取补贴、技术不合格等问题也随之而出。于是与新能源整体市场形势相悖的是,自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加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这让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审核更加困难。


其实,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得发改委核准仅是第一步,想要真正获得资质还需通过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


据了解,目前拿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这15家——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重庆金康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万向集团、江苏敏安电动、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兰州


知豆(参数|图片)、河南速达、浙江合众、陆地方舟和江淮大众。而通过工信部资质的企业仅有北汽新能源、长江EV、江铃汽车、云度新能源、兰州知豆和前途汽车等6家,众多业界“独角兽”都被拒之门外。


政府为何如此严格把控生产资质的发放?实际是基于新能源汽车健康持续发展的考虑。


有了传统汽车制造的前车之鉴,车企仅扩大产量很难在新能源领域站稳脚跟,品质才是生存之道,并且“高质量发展”同样关乎整体行业命运。


2018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中,今年工作重点将从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出发,这正是政府调控的最好阐释。


新能源车企如何突围 押宝技术才是王道


不言而喻,政策之下不仅带来量的变化,质变更是迫在眉睫,其核心就是技术提升,这才是真正获取资质的“敲门砖”。前途汽车作为获得“双生证”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得意于在汽车领域多年技术积累,具备完备的纯电动车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途汽车基于母公司的技术储备,诞生之初就励志通过高品质的产品,树立中国国人自己的高品质汽车品牌。


正如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所述:先天下之行而行是前途汽车的品牌理念,我们是希望前途汽车在产品技术工艺创新等多方面都能够不断的探索,打破藩篱和框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此这家车企是实打实的“技术控”,不仅前途汽车放弃了节约成本的代工模式,选择自建生产基地,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实现技术迭代,未来将在中国汽车行业内率先实现大规模定制、柔性化生产。而且前途汽车苏州生产基地围绕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难点“热熔自攻、自动化预浸料模压生产线等全球领先的行业性突破技术储备”进行全新规划。


或许正是这份执着让其从如此多的新造车势力之中脱颖而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老牌进行角逐。或者正是这份理念正好符合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衷:每个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整体飞跃式发展。


如今,一切竞争还是要回到“产品”的原点,相信只有坚持脚踏实地技术创新,才能在新能源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


......



本文来源【中国电池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车城圈
买车、用车、养车等有关车交流的小圈子,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