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灿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前人有一句词形容时间过得快,叫工夫似箭,意思是说利剑色的骏马在裂缝前飞快地越过,一转眼就过去了,月初就思考写一篇复盘今年的文章,然而笔者在脑子里面过了一下,发现居然一片空缺,恍如2021年全年从生活中消失了一般。 人跌宕升沉久了,就连平平都那末愉快,果真如此。 下面,笔者通过行业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与大师分享一下2021年的得失哀乐。 一、行业宏观:疫情致使的整体经济下行 今年8月,武汉很多小区又被封了15天。 假如是封城,大师都在一个水平面上,对于小我业务和工作来说没有多大影响,是你的也没人能抢。但切确的封小区就纷歧样了,你的小区封了可是对手的小区没有封,你的客户可不会理解你被封在家里,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的业务和工作被竞争对手洗劫,又上哪里说理去?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段时间都有人赚钱,也有人赔本。行业爆发时猪都能飞,潮水退却时也有人在裸泳。 但在全球疫情还未完全消失确当下,汽车后市场确实感受到了压力。202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5%。所有的都在涨,意味着疫情下的货币增发泛滥的后果我们也无法幸免。 疫情相对于餐饮、零售、旅游来说是直接冲击,但对于汽车后市场,去年大部分修理厂虽说人心惶惑,但事实是也没那末难做,很多门店的业绩相反还有提升,给很多门店某种错觉:疫情也不外如此。 然而,汽后在消费产业链条的后端,压力一时半会不轻易传导到这里来。公然到今年,大部分修理厂都感受到了使人瑟瑟发抖的凉意,明显可以感受,车主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不轻易对非刚需产物下决策。 某修理厂说过一个故事:一个路虎车主,明知道充值一个调养套餐要比平常调养价格低1/3,但该客户不为所动:“现在疫情还没竣事,谁知道下一个封城的是不是我们城市,留点现金在身上不香吗?”令修理厂哑然无语。 二、行业宏观:新能源汽车的焦虑 仅一年前,新能源汽车在传统修理厂看来就是个笑话,冬季掉电快,充电根本设施不完善,技术还不完善,动不动就起火自燃,新能源汽车注定是燃油车的辅助,不成能成为主流。 但进入2021年,明显味道差池了。首先,不但仅是大街小巷各类小区的停车位上,就连偏僻的农村,都逐步看到了充电桩;接着是忽然之间,陌头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大量的绿牌汽车,质量越来越好,造型也越来越标致。 车主反正一对照,除了充电时间有点长以外,无论是驾乘体验还是新能源充电便当水平都吊打燃油车,最重要的一点:调养用度廉价。加上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到换车时间的燃油车车主,更换新能源汽车也就层见迭出了。 具体数据上也有体现,11月份乘用车前10名有三个新能源车型,新势力造车更是纷纷破万,整体乘用车销售量为176.6万台,下降13.12%,但新能源还在以快要两倍的速度递增。名不见经传的雷丁增长16倍,朋克汽车更夸张,增长了260倍,存量市场一增一减,这速度就得乘以二。 最近这几个月,大部分以前轻忽精益治理的汽车修理厂,都能感受进厂量和调养台次在下滑,就算进厂台次连结不变,也面临着客户消费意愿大幅下降致使的营业额下降问题。其中至少一半的原因,是上下两者积累的成果。 宏观如此,也没什么好的破局之道,只希望疫情早日获得控制,老百姓的生活回归正常,可是,实在大师都明利剑,有些正常,是回不去了。 三、行业微观:抛弃空想,关注底层逻辑 前不久,笔者在汽车服务世界上颁发了一篇文章讨论不适当的集客引流活动对门店所发生的深远影响。实在,今年的朋友圈里做这种小卡转大卡的集客活动越来越少,远不比前两年整版地刷屏。究其原因,还是曾经做过活动的门店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底层逻辑的缺失。 下半年,底层逻辑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所谓底层逻辑,就是经营这个行业的根基纪律,例如贸易行业打鸡血,服务行业谈价值,制造行业重流程一样,一说谁都懂。 不懂这行根基纪律,必定是干啥啥不可,吃饭第一名。按理说这也没什么难的,原因很简单:这行你都不懂,为什么要干这行呢? 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和钱过不去呢? 之所以现在才被本行业的人频仍提及,真实原因是这行业以前太好做了,好做到行业70%都是初中结业文化的从业者,依然还可以在里面如鱼得水。从08年到18年汽车产销量的延续井喷给了行业人士一种错觉,恍如这个行业可以永远这么延续下去。实在,在那时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这种爆发是不成能延续的,一定会碰到增量瓶颈,这是所有行业的纪律。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晴天补屋顶,身体好时练内功,丰收时存饥粮,做好根本治理,打好底层逻辑,这样才能在未来存量市场不成避免的内卷中活下来。 可是,由于以前的钱太好赚了,投入4-5万,装个举升机,坐在店门口就有车主络绎不竭地找你修车。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门店垂头捡钱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未来呢? 这就带来一个现象:大部分修理厂都是稀里糊涂地凭运气赚钱,却把稀里糊涂赚钱的经验当做了灵丹妙药,这些稀里糊涂的经验对于他们已经逻辑自洽了,就比如1+1一定等于2一样。 干的时间长≠懂这行的底层逻辑。因此,收割这行业的从业者简直不要太轻易,实在想想这行的从业者也真不轻易,随便搞个所谓的模式便可以收割一波韭菜。 俗话说当大浪退去才知道谁没穿裤衩,随着新车销量成负数,价格越来越透明,圈内玩家一个比一个霸蛮,公车鼎新,保险鼎新等多重变化下,那些没穿裤衩的门店起头慌了。 于是,依照他所能理解的逻辑对门店进行鼎新,由于不懂底层逻辑,依照认知天花板进行自救鼎新,就比如原来用普通锄头锄地感觉效率不高,现在花重金不是采办拖拉机,而是采办黄金锄头锄地一般,成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经过屡次碰鼻和惨重的大力出垃圾后,他们大脑内逻辑自洽理论起头坍塌,原来1+1也不成能等于2。他们起头寻找真正的问题,起头内省和思考,这无疑是个好的起头。 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历来和快没有多大关联,由于这是个以人为主的行业,而人是个庞大的变量,以人为主的行业,绝大部分数据是不能发生任何价值的,自然无法靠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做出预判,发展得越快,不搞定人的因素,死得越快。 对峙持久主义,像乌龟一样在世,优化自己的生存能力,熬死大大都同行,就是这行的底层逻辑。 四、行业微观:从关注成果到关注进程的转变 除了门店起头醒觉,关注底层逻辑外,还有一个改变也在潜伏的发生。 今年在湖北省外,笔者一共教导了12家门店,这些门店普遍有一个共性,就是关注进程而非关注成果。 究竟,笔者在汽后沉浮这么多年,成功的经验没攒下几多,失败的经验却是一大堆,请笔者做企业教导,那就别指望能带你顿时发家,但会让你以后不会掉在坑里面。也就是说,笔者不能告诉你某件事是对的,但会告诉你这件事不是错的。因此,那些想顿时发家的门店,不会请笔者教导,由于笔者不会许诺一定会有成果。 笔者能许诺的是,通过尽力,可以改变门店现在的关键进程,而随着这些进程的改良,在未来可能会为门店带来庞大的回报,固然也有可能没有,由于人算不如天算。 今年起头,请笔者教导的门店几近没有一个寻求成果的,都是寻求改良的进程,比如说门店经营机制的改良,薪酬体系的改良以及系统化职员培训,经营底层逻辑的重构等。 有极个此外门店开初是奔着让笔者做营销活动去的,由于他们都知道,本钱会算得一清二楚,不会致使后来资不抵债,等去了以后,将门店经营关键数据薅出来一分析,然后摆事实讲事理,一番操纵后门店就撤销了做活动的动机,转而将预备花在活动上的钱用在改良经营关键进程上面。 这种转变,恰恰也说明,有很多先行的门店已经起头醒觉,起头关注企业内部的关键进程是否正确。成果是每一步进程都正确才得来的总结,成果意味着过去,是不成逆的,当发现成果差池时,正确的做法是关注其进程,通过改良进程,从而改良未来的成果。 而还未醒觉的门店一看到成果有问题,就打起营销活动的动机,不管门店是否扛得住,唯一的成果就是:门店为了改良眼前的成果,而透支掉了未来。 当未来都被今天的成果消耗时,门店又怎么会有未来呢?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2021年的复盘,如有失偏颇,还请诸位读者海涵。 最后,笔者也为自己做一次总结,2021年的收获,是先后对《逢凶化吉》进行了优化,并出了《破茧成蝶》,通过尽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汽后从业者的认可和关注。 这个行业是曾令笔者又爱又恨并立誓要分开的行业,也是笔者全新思考的起点。 同时,也是笔者余下半生的起点,在这新旧友替的岁末到临之际,祝福所有汽后从业者:愿你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新年愉快! 本文到此竣事,我是黄灿,在武汉祝大师万事如意,财源广进,谢谢大师的支持。 本文来源【汽车后服务世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