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末,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操纵率为52.47%。虽然比2020年的48.45%进步4%,但还是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区间。 按照乘联会的统计,2021年有销量的企业是86家。这些企业合计产能为3703.8万辆,相应的总体产能操纵率为57.93%。可见,在乘用车总产能中,其余企业有385万辆产能是完全闲置的。 86家企业的产能操纵率分析如下。 表1是用按企业销售量排序,分析企业产能操纵率总体情况的成果。 表1 2021年乘用车产能按企业销售量的分析 销量大于60万辆的16家企业,合计销量1661.06万辆、占总销量的77.42%,合计产能2039万辆、占总产能的近50%。这16家企业的均匀产能操纵率为81.03%,处于公道区间。 销量大于20万辆的22家企业,合计销量占总销量88.86%,给其他64家企业留下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13%。 有29家企业的销量少于1万辆,这些企业的产能占了总数的13%,而销量只占总数的0.46%,均匀产能操纵率只有2.02%。 即使在销量数据各区间段内,具体企业各自的产能操纵率也是不同很是大的。 表2是按企业产能操纵率数值排序,分析企业产能操纵率总体情况的成果。 表2 2021年乘用车产能按企业产能操纵率巨细的分析 有11家企业的产能操纵率高于100%,根基上是已经开足三班制,休息日还得适当加班。11家企业中,有6家是外资在中国的独资或合资企业,5家是内资企业。2021年有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能操纵率跨越100%,其中包括特斯拉。 8家企业产能操纵率在80%-100%之间,其中合资企业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3家,产能属于处在正常状态。 10家企业产能操纵率在60%-80%之间,其中合资企业有4家,应该是产能还有充裕。 4家企业产能操纵率在40%-60%之间,其中有3家主流汽车企业是由于近年来销量大幅削减,而使产能操纵率下降。 其余的企业产能必定是过剩,甚至是严重过剩的。尤其是29家企业产能操纵率不足10%。这些范围较小、销量较低的企业,不但产能严重过剩,在行业有6.6%增长时,很多企业依然是负增长。如无根赋性的改变,这类企业改变产能过剩的状况根基无望。 在乘用车产能总体过剩的情况下,已经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有1046万辆在建产能将陆续建成投产。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332.6万辆,而新能源乘用车的专用产能已经有569.5万辆,产能操纵率是58.4%。而在建产能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企业的现有产能部分也可共线生产新能源汽车。 因此,汽车行业在解决传统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还要避免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畅通业于变局中开新局 专访沈进军:汽车销售模式的“变”与“不变” 行业年会 | 畅通行业千人预判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趋势 本文来源【中国汽车畅通协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