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特斯拉Model S深度解析

配件参阅 2022-4-7 16:59 Au: 我在车城

本文为在中国汽研举行的“2019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技术国际论坛”上,中国汽研研发中心青年专家、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王鹏先生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特斯拉Model S深度解析》。


中国汽研是中国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范畴的公司,自2010年起头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能力扶植。截止今朝,中国汽研经过10年期“起步、发展、开辟”三阶段的技术积淀,已在能量流测评、驱动系同一体化测试、深度数据解析等方面具有雄厚能力。


今朝中国汽研完成了30余款新能源汽车的深度评价,全面覆盖夹杂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各类系统构型,并已与盖世汽车结合推出了


日产Leaf(参数|图片)、宝马


i3(参数|图片)、荣威


ERX5(参数|图片)及特斯拉Model S等5款深度解析数据产物。

图1中国汽研与盖世汽车合作5款深度测试评价报告


以下是关于特斯拉Model S的测试分享。




Model S(参数|图片)是典型的双机电四驱纯电动汽车,车辆具有Comfort、Sport、Ludicrous三种驾驶模式以及两种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满足驾驶员多样化的驾驶需求。


基于特斯拉官方发布的专利,图2展示了整车的控制逻辑。首先,车辆连系当前状态及驾驶员操纵,获得总驱动扭矩需求。然后,按照前后机电的扭矩限制及当前车速,通过查表方式对前后机电进行扭矩初分派。最后,驱动防滑系统按照前后机电扭矩限值及当前机电转速、车速和滑移情况,对机电限扭,需要时使制动系统工作。

图2基于特斯拉专利梳理的整车关注点


针对特斯拉Model S,中国汽研形成了跨越8000个具体试验条目、13G的Excel数据和13份深度解析报告。(详请登陆盖世汽车官网)


下面从驱动、制动和四驱三方面展开先容Tesla Model S的测评发现。


第一部分:驱动进程选取了驾驶模式、踏板开度、SOC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驾驶模式对驱动的影响:图3对照了分歧加速踏板开度下的整车峰值扭矩,可以看出:在相同踏板开度,Comfort模式加倍平缓,Sport和Ludicrous加倍激进。按照输出扭矩,Ludicrous模式是Comfort模式的两倍以上。在Ludicrous模式,前后机电都有近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输出。

图3分歧加速踏板开度整车峰值扭矩对照


(2)踏板开度对驱动的影响:当踏板开度<30%,三种模式下扭矩输出随踏板开度增大而增加,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较为线性的踏板响应。在常用开度区间30%~60%,机电扭矩随踏板开度增长迅速,以获得杰出的动力性。在>70%开度,机电扭矩进入饱和区,继续增加踏板开度,动力输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3)SOC对驱动的影响:在低SOC下,按照0-100km/h加速试验成果(如图4所示),5%SOC较95%SOC的整车加速性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Ludicrous模式更加明显。低SOC时电池功率输出受限,进而会影响机电扭矩的输出。

图4分歧SOC下机电输出扭矩


第二部分:制动进程选取了能量回收模式、SOC和踏板开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能量回收模式对制动的影响:图5展示了两种回收模式下的前后机电扭矩即轮缸压力,可以看出:两种模式下的整车减速度根基一致,轮缸压力会随着机电扭矩的变化进行动态调剂。

图5Standard和Low两种能量回收模式对照


(2)SOC对制动的影响:图6展示了SOC对回收功率的影响,可以看出:当电池SOC>80%,机电制动扭矩受限;SOC越高,限制越明显。

图6高SOC对制动影响


(3)制动踏板开度对机电制动扭矩影响:机电扭矩随开度的变化表示出“三阶段”特点,即踏板开度<20%时,主要由机电提供制动减速度。30%<踏板开度<70%,机电输出扭矩到达饱和,减速需求主要通过液压实现。踏板开度>70%,为保证制动平安,机电制动将逐渐退出,液压制动占主导。

图7制动影响因素小结


(4)制动控制策略总结:图7总结了Tesla Model S制动控制策略。首先,系统按照驾驶员操纵和车辆状态识别制动意图。其次,基于回收模式选择,对应分歧的制动强度进行前后机电制动力矩分派和轮缸压力确定。终极,斟酌SOC和轮速差,判定是否对机电扭矩进行限制。特别是当车辆出现滑移时,通过机电主动降扭防滑或启动ABS来保证制动平安性。


(1)四驱对经济性的影响:图8为Sport模式分歧加速踏板开度下前机电扭矩占比,可以看出:①在开度<10%或>30%时,前机电的扭矩占比约0.3,即前后机电对总扭矩按1:2进行分派;②在开度处于10%~30%时,当车辆车速到达15-20km/h时,前后机电的扭矩会从1:2分派迅速变成仅由前机电驱动车辆,后机电会退出驱动。这是由于在10%~30%的低踏板开度下,车速到达一定值后,假如继续依照1:2分派前后机电扭矩,那末前后机电的工作点会都进入小扭矩输出的低效区,为保证系统效率,控制器通过提升前机电扭矩将其工作点调剂到高效区,而让后机电退出驱动。

图8 Sport模式分歧加速踏板开度下前机电扭矩占比


(2)四驱对动力性的影响:图9为Comfort模式下,40km/h小踏板和大踏板Tip-in试验,可以发现:小踏板Tip-in后,后机电扭矩增长为前机电扭矩的1.1倍,而大踏板Tip-in后,后机电扭矩增长为前机电扭矩的1.34倍,随着踏板开度增加,后轴机电输出获得强化。测试发现:在所有模式下,大踏板的后机电与前机电扭矩比明显高于小踏板,这表白四驱系统通过大踏板获得了驾驶员的急加速意图,通过进步后机电扭矩输出,进步动力性。

图9分歧加速踏板Tip-in


(3)四驱对平安性的影响之一:图10为Ludicrous模式全油门加速试验,可以看出:车辆起步时,由于驱动力过大,跨越了路面附着条件限制,车轮很是轻易打滑,因此机电系统进行了主动降扭防滑,全进程液压未介入,这是传统车辆不具有的驱动防滑特性。

图10高附路面驱动


(3)四驱对平安性的影响之二:图11所示是对接和对开路面的测试成果,可以看出:在对接路面起步时,后轮出现明显的打滑,后桥机电主动限扭防滑,液压全程未介入。在对开路面起步时,由于后桥机电扭矩大于前桥,因此右后轮先出现打滑,后桥机电先限扭;随后右侧两个车轮均打滑,前后机电同时限扭。在这种对开路面出现打滑是一种很是危险的工况,仅仅依靠机电的限扭还不足以平稳起步,此时液压也介入。可以发现,对接路面车辆失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通过机电主动限扭得以实现;而对开路面失稳风险较高,需要机电和液压配合介入。


图11对接和对开路面驱动


(3)四驱对平安性的影响之三:图12为三一脱困测试成果,可以看出:第一阶段,车辆未起步时,随踏板开度的增加,机电的扭矩会先上升;第二阶段,车辆检测到车轮转,而车速为零,判定车辆处于打滑阶段,机电降扭防滑;第三阶段,车辆起步后,滑移率减小,前机电扭矩起头回升。


图12三一脱困


(4)四驱控制总结:①在高附着路面或者低附着路面车辆不发生失稳时,主要依靠于机电的主动限扭实现防滑控制,液压不介入;②在低附着路面或者对开路面时,车辆发生失稳的风险增加后,机电调理能力有限,此时液压将主动介入,与机电进行协调,配合实现防滑控制。


中国汽研未来将针对当前电动汽车“自燃”等平安热门问题,就动力电池热滥用、电滥用情况下的失控机理、仿真建模及平安庇护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全面、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测试评价体系。



本文来源【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