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进入汽车市场开始,比亚迪就开始了电动汽车及产业链相关的技术研发,18年间,比亚迪汽车发展迅猛,持续迭代的产品让国内消费者刮目相看。如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品牌,在相关领域,比亚迪更是成为先进技术的代名词。 在比亚迪快速发展的18年里,来自福建的薛先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福建,走出校门,投身于通讯技术行业,并成长为一名工程师。现在的薛先生,扎根上海,拥有自己的家庭,成为了多数人艳羡的人生赢家。 毫无关系的汽车品牌与个人,出于相同的信念,相互吸引,最终有了第一次牵手。 始于技术,忠于产品 “比亚迪是比较有‘理工科’基因,我们这些热衷于技术的人会第一时间去了解他们。可能有些人觉得新能源车现在还不成熟,但是像我们这种搞技术的人,如果认为它的技术比较先进,就愿意去尝试一下。”薛先生向《汽车通讯社》表示。 2013年,因为妻子怀孕,家庭外出的频次大大提升,薛先生动了买车的念头。考虑到在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免费上沪牌,薛先生瞄向了关注已久的比亚迪 秦(参数|图片),据薛先生了解,这款新车会搭载比亚迪第二代DM双模混动技术,这让薛先生心动不已。 可是,当时比亚迪秦上市时间相对较晚,无奈之下薛先生买了比亚迪 速锐(参数|图片)。尽管速锐这款车让薛先生颇为满意,但是没有开上新能源汽车,没有买上拥有第二代DM双模混动技术的比亚迪秦,仍然让薛先生感到有些遗憾。从那个时间点起,薛先生就打定主意,“第二辆车一定要入‘坑’,肯定要体验下新能源汽车。” 5年后,随着自身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家庭收入大大提升,薛先生的购车预算增加到了30万元左右,再加上比亚迪 唐DM(参数|图片)正式上市,薛先生决定换车! “唐DM的整体指标,对比下有巨大提升。它的配置、外观,还有动力,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很吸引我。我又是比较喜欢出去玩的人,基本上每逢周末我都会带家人出去玩,刚好唐DM的空间大,非常适合自驾游。”薛先生向《汽车通讯社》表示。 对薛先生来说,购买比亚迪唐DM也解决了汽车牌照问题。任何一个想在上海买车的人都能理解拍牌照有多么困难、多么昂贵,而比亚迪唐DM新能源汽车能让这个烦恼消失。 “我现在好多客户都在市区,肯定需要有一个上海牌照。我觉得去拍这个牌照不是很有必要,我宁愿把这个拍牌照的钱花在车子上。”薛先生向《汽车通讯社》表示。 “可萌、可贱、可风骚” 自2018年11月提车以后,薛先生到现在已经开了8万公里左右,对比亚迪唐DM非常满意。 首先,比亚迪唐DM减少了薛先生一笔不小的出行开支。“我每天上下班,绝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加油的,仅充电就够了。即便是到市区拜访客户,从闵行到长宁,这个纯电续航里程基本上也是够用的。”薛先生告诉《汽车通讯社》。 周末及节假日,薛先生喜欢带家人出去玩。在订酒店时,他会选择那种带充电桩的酒店。“大部分酒店会给我免费充电,比如我去苏州玩,开到那边之后,电用完了,晚上就在酒店里充。第二天电充满,就能用电出行,去苏州的景点玩。”薛先生表示。 两年时间里,比亚迪唐DM给到薛先生的另外两大优点,分别是驾驶平顺和行驶安静,这其实对车辆要求非常高,即便一些豪华车,也未必能做到。两大优势背后,是一家车企强悍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开发实力。 动力也是薛先生极为看重的方面。薛先生认为,自己作为年轻人,仍有激情,需要澎湃动力满足驾驶需求。2.0T发动机,加上前后双电机,如果单纯从总扭矩和总功率来讲,唐DM的瞬时扭矩甚至要超过4.0T的发动机,这恰好满足了薛先生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 薛先生表示:“只有出差的时候才加加油,平时出行靠充电就够用了。平顺、安静、省钱、动力强悍,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萌、可贱、可风骚’吧。” 开奔驰C级的太太也喜欢上唐 相较于薛先生对比亚迪的执着,薛先生的太太选择了奔驰。 由于薛先生经常出差,不能时时接送太太出行,同时太太又觉得唐DM车身太大,女生开起来不太方便,于是家里就有了增购一辆小车的需求。但在选择的时候,薛先生犯了难,本想再买辆比亚迪汽车,但太太觉得比亚迪其他车型档次还不够,只好买了辆奔驰 C级(参数|图片)轿车。 薛先生告诉《汽车通讯社》,太太是上海本地人,身边的朋友购买的都是豪华品牌汽车,她也倾向于合群购买豪华车。 但在一次出差回来的时候,薛先生却惊奇地发现太太开着比亚迪唐DM来机场接他。原来太太在多次开过唐DM之后,也喜欢上这辆车。 相较于奔驰C级车,唐DM车身较大,薛太太本以为会比较难开,但唐DM拥有的360度影像能在停车时看清各个角度,实际驾驶起来很方便。反倒是在开奔驰的时候,她总是小心翼翼,担心不小心剐蹭到车身。 另一方面,奔驰C级车毕竟是燃油车,只要一启动,发动机就会嗡嗡作响;而开唐DM时,由于是油电混动车型,加上NVH方面做得到位,开起来非常安静,这种反差让薛太太更喜欢上开唐DM出行。 “以前总觉得BBA的产品都是好车,但开过之后才发现,奔驰的油门踩下去,发动机声音很大,而且有非常明显的顿挫感,和唐开起来差远了。”薛先生解释道。 下一辆车还会是比亚迪 其实,大多数人在买车的时候并非完全出于理性,对车型的最终选择还是停留在主观层面上。就像华为或小米的性价比或许更高,但很多人依然会选择iPhone。类似的,在汽车上,更多人倾向于BBA(宝马、奔驰、奥迪)或者特斯拉。 注重技术研发的企业特性虽然为比亚迪吸引了一批像薛先生这样,热衷技术、也乐于尝试的技术粉丝,但更普遍的大众,考虑更多的还是现实层面的东西——品牌、产品影响力。而品牌力,恰恰是比亚迪最欠缺的东西。 那为何薛先生从未想过品牌对个人的影响?除了技术加成、预算限制,还有什么因素促使他始终坚持比亚迪? 薛先生解释,他从福建农村来到上海,如今又在一家民营通讯公司上班,他的个人命运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腾飞,与民族发展紧密相连。“只要是正常读书,正常工作,生活水平基本上都会往上升。我们是从国家比较穷的时候,一步步走到现在。”他表示。 薛先生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从手机、家用电器,再到汽车,一直倾向于支持国产品牌。在汽车领域,当一汽、上汽、长城等品牌还在通过购买国外零件组装汽车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比亚迪在做自己的变速箱,在做技术的正向研发。 至于所谓的“身份”或“品牌”问题,薛先生认为,与其从众买BBA,不如坚持自己的喜好。“我们不是要买别人有的,而是要买自己喜欢的。不一定比别人贵,但要比别人有特色。”只要你有喜欢的理由,那就没问题。 薛先生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但他诚心指出比亚迪的问题,期望比亚迪这个品牌能做得更好:“汽车作为大件 商(参数|图片)品,不可能做小众市场,除了在产品上提升用户体验,在品牌建设上也应加大投入。” 所幸,随着比亚迪汉的火爆,这家车企逐渐进入到高端电动车市场,配上刀片电池技术和更先进的混合动力新技术,比亚迪未来的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 薛先生表示:“下一辆车,我还选比亚迪。肯定是它的纯电动车。”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汽车通讯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